logo

幼儿园玩水教案

时间:2025-03-12 作者:学辞网

相关推荐

幼儿园玩水教案(汇总16篇)。

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玩水游戏教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

目标: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,知道水是没有气味、没颜色、没味道、会流动的。

内容:玩水游戏

准备:各种玩水的工具(压水器、大脸盆、瓶子、漏斗、旋钮玩具)。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扎有小洞的塑料袋。牛奶、水壶两个。毛巾若干。

过程:1、准备好各种玩水的工具,让幼儿尽情的玩水。使幼儿知道水是透明的.。

提问:

(1)、你们在玩什么呢?

(2)、水是什么颜色的?(从而引出牛奶与水比较)。

(3)、当小手放到水里能看到吗?(从而教词:透明)

(4)、组织幼儿将色纸放到装有牛奶与清水的杯后面进行比较。

2、幼儿进行戏水材料的活动,知道水会流动。

(1)出示瓶子和风车漏斗。教师用瓶子舀水,倒入漏斗。看看水是怎样从漏斗口流出而使风车转动,感知水会流动。

(2)出示胶管、塑料袋。让幼儿自由操作并知道水会流动。

3、通过嗅觉和味觉感知水是无味的。

师:“小朋友玩得有点累了,下面请你们喝点水歇一歇,喝的时候请闻一闻有没有气味,用舌头尝尝水有没有什么味道。”

4、教师小结:水是没有颜色、没有气味、没有味道,透明,会流动的。

5、讨论水的用处(在日常生活中所看的)。

(1)你看到爸爸妈妈用水可以做什么?(自由讨论)教育幼儿多喝开水。水可以淘米、洗菜、洗手等。

(2)人如果没有水怎样?鱼呢?以及花草树木又如何?

(3)师:水的用处这么大,我们应怎样节约用水?

节约用水的方法:①平时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很大。②看见水龙头处没有人时要及时关起来。

6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。

大人不在时,幼儿不要独自到水深、水多的地方玩水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、在装水活动中,感知水的特征。

2、通过操作,知道物体的沉浮现象。

3、乐意参加玩水活动,积极进行探索。

4、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,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。

5、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给瓶子装水:塑料瓶若干,几种装水的工具如:漏勺、勺子、碗、漏斗

2、物体沉浮:盆子里装好水,各种物品如:塑料瓶、积木、泡沫、石头、硬币、积塑、各种水果等

指导要点:

1、建议将该区游戏放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,方便孩子倒取水。

2、准备几盆水,让孩子用提供的装水工具试一试给塑料瓶装水,看看怎样可以把瓶子装满水。

3、提供不同的材料,如:塑料瓶、积木、泡沫、石头、硬币、积塑、各种水果等,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,积累初步的经验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介绍区域中提供的各种材料

二、提出探索的要求

1、分成两组进行探索。(装水、沉浮)孩子们自主选择,探索操作完可自由交换。

2、装水要求:把瓶子装满水。

3、沉浮要求:看看这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怎样?

三、观察指导孩子的操作探索 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。

1、装水活动:直接用瓶子装水可以吗?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把瓶子装满水吗?怎样可以很快装满水?

2、沉浮活动:先猜一猜哪些会沉下去?哪些会浮起来?(分一下类)然后实践一下,再分类。

四、交流操作探索的发现

讨论:你有什么发现?你用什么方法装水的?哪些东西从沉下去?哪些东西浮在上面?

活动反思:

1、孩子们对操作本身很感兴趣,能够专注地进行探索,对每一种材料都有兴趣,过程中也能动脑筋想各种办法,老师观察指导时的.提示语能够促使孩子有目的地操作和探索。

2、用几种工具搭配装水,小班孩子还不太能主动发现,他们往往都选择单一的一种工具进行,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示。

3、沉浮活动中,由于提供的材料较多,又没有记录,所以孩子们对自己的操作发现很容易就忘记,建议可以设计一张简单的记录表,尝试用贴图片的方式进行记录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:

1. 快乐地感受水的流动性,愿意为花草浇水,体验水和植物的关系。

2. 学习辨认植物的根、茎、叶、花。

3. 会在取用水时小心翼翼,有保持平衡的.意识。

活动准备:

水桶、水盆、废旧饮料瓶(幼儿自带)

活动过程:

一.带幼儿带户外场地,观察水的特征

师:“你们看,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什么地方了呢?”“水有什么特征啊?”

请幼儿自由发言看看说说

二.在明确活动内容的基础上,让幼儿自由玩水(装水、倒水)。在玩中指导幼儿观察水的动态,鼓励幼儿说象声词、动词和形容词。

1.请幼儿说说玩起了水是感觉的?

2.集中幼儿,请幼儿讨论水还有什么作用?

三.提出新任务:给花草喝水。

教师关注幼儿操作时的情绪和运水过程中的形态,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性和行动的平衡性。

四.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场景,给幼儿自我服务的责任感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4

目标

1、用水印的方法表现美丽的画面,体验玩色的乐趣。

2、了解谁的特性,体会玩水的快乐。

准备

1、吸水的纸、不易吸水的.纸。

2、各种颜料、大的排笔。

3、小朋友玩水的录像或照片。

过程

一、再现经验

1、观看录像或照片:小朋友们在玩什么?

2、说说各种玩水的经历:哪次玩水最开心?是怎么样玩水的?

二、引导作表演

1、颜色宝宝来了:用厚厚的颜料在不吸水的画纸上,随意地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,并且鼓励孩子不断地换色。

2、水宝宝也来了,它要和颜料宝宝一起玩——用毛笔沾上水,把颜料拖出来。

3、水宝宝和颜料宝宝玩得真高兴,它们要回家了,我们来帮它们穿衣服——用吸水纸轻轻覆盖在不吸水的纸上,稍等片刻,等颜料渗上来,就变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。

三、分享交流

1、看看说说:颜料宝宝的衣服像什么?

2、按幼儿的想象,将画面剪成各种服装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5

活动目标:

1、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(水是流动的)。

2、通过现有的玩水工具知道哪些工具能盛水,哪些工具不能盛水。

3、鼓励幼儿积极、大胆地表述(丰富词汇舀、倒、洒、流等等)。

4、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5、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、好玩,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每人一套玩水的工具(漏斗、小渔网、小水桶)

2、漏斗、小渔网、小水桶的图片各两张,记录单,笑脸、哭脸各一张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认识工具,猜想记录

·教师出示幼儿收集的玩水工具,让幼儿观察。

教师说:“小朋友,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工具吗?”

·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、猜想。

教师准备相应的盛水工具图片,把能盛水的、不能盛水的分别用笑脸和哭脸统计粘贴在记录单上。

二、集中活动

游戏《玩水乐》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(水是流动的)

·自由探索游戏,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。

教师:

1、“请小朋友带上你们准备的.玩水工具,一起玩水”。

2、“小朋友们,你们玩水的时候看一看,到底哪些工具能盛水,哪些工具不能盛水”?

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情况,认真观察幼儿玩水,引导幼儿观察水流动的现象,感知水是流动的。

三、集体交流,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述(丰富词汇舀、倒、洒、流等等)

·在玩水游戏后,教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经验分享。

教师说:“小朋友用了漏斗、小渔网、小水桶进行玩水了,哪些工具能盛水?哪些工具不能盛水?为什么漏斗、小渔网不能盛水呢?”

四、整理记录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确答案

教师说:“现在我们重新摆放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确答案。

五、提出问题,引发幼儿继续探索

教师说:“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什么工具能盛水,什么工具不能盛水吗?你们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寻找,收集回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6

活动目标:

1、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(水是流动的)。

2、通过现有的玩水工具知道哪些工具能盛水,哪些工具不能盛水。

3、鼓励幼儿积极、大胆地表述(丰富词汇舀、倒、洒、流等等)。

4、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.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5、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、好玩,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每人一套玩水的工具(漏斗、小渔网、小水桶)

2、漏斗、小渔网、小水桶的图片各两张,记录单,笑脸、哭脸各一张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认识工具,猜想记录

·教师出示幼儿收集的玩水工具,让幼儿观察。

教师说:“小朋友,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工具吗?”

·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、猜想。

教师准备相应的盛水工具图片,把能盛水的、不能盛水的分别用笑脸和哭脸统计粘贴在记录单上。

二、集中活动

游戏《玩水乐》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(水是流动的)

·自由探索游戏,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。

教师:

1、“请小朋友带上你们准备的玩水工具,一起玩水”。

2、“小朋友们,你们玩水的时候看一看,到底哪些工具能盛水,哪些工具不能盛水”?

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情况,认真观察幼儿玩水,引导幼儿观察水流动的现象,感知水是流动的。

三、集体交流,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述(丰富词汇舀、倒、洒、流等等)

·在玩水游戏后,教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经验分享。

教师说:“小朋友用了漏斗、小渔网、小水桶进行玩水了,哪些工具能盛水?哪些工具不能盛水?为什么漏斗、小渔网不能盛水呢?”

四、整理记录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确答案

教师说:“现在我们重新摆放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确答案。

五、提出问题,引发幼儿继续探索

教师说:“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什么工具能盛水,什么工具不能盛水吗?你们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寻找,收集回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7

一、活动目标

1.喜欢玩水,在玩的过程中感知水会流动、水能溶解糖和盐等特点。

2.乐意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现象。

二、重点与难点

1.重点:理解水会流动的特性。

2.难点:用语言表达看到的现象。

三、材料及环境创设

塑料筐、杯子、瓶子、勺、叉、糖、盐、石子、沙子等物品。

四、设计思路

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,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,因此,整个活动必须以幼儿的操作摆弄为主。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、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。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,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,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。此外,小班幼儿对事物的了解过程要比中大班幼儿长,一次活动不宜安排较多的内容,如水的流动性和水能溶解的东西幼儿往往不能同时都掌握。小班的活动更适宜于在横向上多展开,纵向发展则不能太快。

五、活动进程

操作感知一发现讲述一实验思考

1.操作感知(个别活动)

玩水感知水会流动的'特性。

(1)为幼儿提供塑料筐、瓶子、叉……,让幼儿玩水、体会水的流动性。

(2)玩水感知水能溶解某些东西。

为幼儿提供瓶子和糖、盐、石子、沙子等物品,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糖和盐被水溶解的现象。

2.发现讲述(小组活动)

(1)让幼儿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里灌水。然后说说灌水的结果,讨论筐里为什么盛不住水。

(2)让幼儿用调羹、叉子舀水。然后谈谈发现了什么现象。讨论叉子为什么不能舀水。

(3)让幼儿把糖、盐、沙子、石子分别装人四个瓶子里然后猜猜,如果往瓶子里灌水会发生什么。

(4)让幼儿往每个瓶子里灌水,并用小棒搅拌,然后观察瓶内的变化,讨论四个瓶子里的东西是不是都不见了。哪些东西仍在瓶子中,哪些东西不见了,它们到哪里去了。

(5)讨论水的用途和如何节约用水。

建议:发现讲述的内容可分二至三次进行。

3.实验思考

让幼儿回家做冰,并把冰带到幼儿园来。然后相互交流制冰的方法以及把冰带到

幼儿园来的过程中冰的变化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8

活动目标:

1.通过挤压等方式用喷水壶水,作画。

2.大胆、独立创作喷画。

重点难点:

1.通过挤压等方式用喷水壶水,作画。

2.大胆、独立创作喷画。

活动准备:

1.幼儿用书:《玩玩水的游戏》。

2.幼儿自备有喷嘴的水壶或家长用饮料自制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,看书上的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。

1.他们用什么喷水的.?

2.每个水壶的喷嘴不同,喷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。你带来的水壶喷嘴是什么样的?你猜猜它喷出来的水会是什么样的》

3.要想让水喷出来,我们的小手要做什么?

4.什么样的水壶比较容易挤出水来?什么样的水壶很费力?

5.你带来的水壶容易挤出来吗?

6.喷出来的水还可以做什么?你想用喷水壶画一幅什么画呢

二、请幼儿带上喷水壶、合作创作水画、进行“水枪”大赛等等。

三、活动结束后,带幼儿去晒晒太阳,把衣服晒干,有条件的园所帮幼儿换一套衣服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9

活动目标:

1、体会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,懂得节约用水。

2、学会讲述水的用途。

3、了解水的二次利用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节约用水的方法。

2、花草头饰若干,录音带、录音机。请大班幼儿扮演“小水滴”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引出课题

1、游戏:关紧水龙头

①一半幼儿扮演“花草”,一半幼儿跟随老师给“花草”浇水,“花草”和浇水的幼儿快乐地跳舞。

②突然,听到一阵哭声,小朋友都停了下来,老师循声找到了正在伤心哭泣的“小水滴”。

师:小水滴,你为什么哭呀?

小水滴:滴滴答、滴滴答,有个小朋友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,把我白白浪费了。

师:小水滴,你别哭,让我们小朋友来帮助你。

师:谁来帮助小水滴,让小水滴高兴起来?

幼儿讨论并回答。

二、谈话:水的用处大

1、水有什么用?

2、除了我们人需要水,还有谁也需要水?

3、如果没有了水会怎么样?

4、我们要怎样节约用水?

小水滴:人、动物、植物都离不开水,水的用处真大,我们要节约用水。

三、谈话:水的二次利用

1、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进来,说:“小水滴,我能把洗过手帕的水倒掉吗?”

2、小水滴:“不能倒,不能倒,我还有别的用处呢。”

师:“小朋友,洗过手帕的水还能干什么用呢?”

幼儿讨论并回答。

小水滴:小朋友真能干,知道了用过的.水还有其他的用处,懂得了

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,谢谢你们。

活动延伸:

教师带幼儿和“小水滴”一起提着洗过手的水去浇种植园的蔬菜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0

活动前言:

夏季到了,又可以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去游泳了,我还记得当自己当学游泳时的一些趣事呢,那时爸爸还老笑我笨,不过“皇天不负有心人”,我终于学会了游泳,并且现在爸爸都赶不上我了呢!通过此一起来玩水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到水的性质,及水的用途,并且懂得节约水资源!

活动目的

1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,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2、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3、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,知道节约用水,体验玩水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盛满水的盆

2、塑料袋、铁丝

3、透明的瓶子、颜料、图画纸等。

4、各种会沉和浮的玩具如:纸船、塑料杯、石头、铁罐等

活动过程:

一、水真有用

1、出示装满水的盆,让幼儿说一说水有什么用?

2、请幼儿讨论该怎样节约用水

3、教师总结:水真有用,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、植物就无法生存,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。

二、水真好玩

1、幼儿分组游戏探索

第一组:玩水袋: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性。

第二组:会变颜色的水: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

第三组:沉浮:引导幼儿讨论什么东西会沉下去?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?

2、师小结:刚才每个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种好玩的游戏,请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还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戏。

三、活动延伸

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水的感受。

评析

利用孩子的天性,在游戏活动中,为幼儿营造轻松、愉快、自主的`游戏氛围,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来,叙述自己对水的体验和享受玩水的乐趣。

从身边小事启发幼儿,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的重要性,让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,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。以分组活动的形式,让每个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活动,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启发,使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,主动探索科学现象,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,并体验游戏的快乐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1

活动目标:

1、注意倾听同伴的谈话,知道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,等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讲。

2、能够围绕玩水的话题进行谈话,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。

3、学习用简短的语句表达玩水的过程,用恰当的词汇表达玩水时的心情。

4、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、讲讲、动动。

5、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,发展幼儿开朗,乐观的性格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知识经验准备:幼儿有玩水的经验。

2、物质材料准备:准备各种瓶子、塑料盒、玩具、用纸折的小船、毛巾等若干;玩水的课件、小图片(人手一张);幼儿玩水的视频、照片(人手一张)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小朋友玩水时的视频,谈谈自己玩水的过程及感受。

(1)观看玩水视频,提问:你看到了什么?怎么玩的?

(2)幼儿根据照片自由交谈,表达自己玩水的过程和感受。

(3)请几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玩水的过程和感受。

2、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玩水课件,拓展谈话范围。

(1)欣赏玩水课件,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:他们在干什么?是怎样玩的?

(2)幼儿根据玩水的图片与身边的同伴自由交谈,并学学不同角色玩水的样子。教师巡回指导,注意提醒幼儿:围绕玩水的'话题进行谈话,注意倾听同伴的谈话,知道别人讲话时不能插嘴,要等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讲。

(3)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交谈,并对幼儿的谈话给予及时的评价。

3、出示玩水的辅助材料。

提问:如果给你这些东西,你会怎么玩水?讨论后随教师出活动室,借助辅助材料边玩水边交谈。

小百科:水,化学式为H?O,是由氢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,无毒,可饮用。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,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2

目标: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,知道水是没有气味、没颜色、没味道、会流动的,常识教案-玩水游戏。

内容:玩水游戏

准备:各种玩水的.工具(压水器、大脸盆、瓶子、漏斗、旋钮玩具)。 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扎有小洞的塑料袋。牛奶、水壶两个。毛巾若干。

过程:

1、 准备好各种玩水的工具,让幼儿尽情的玩水。使幼儿知道水是透明的。

提问:

(1)、你们在玩什么呢?

(2)、水是什么颜色的?(从而引出牛奶与水比较)。

(3)、当小手放到水里能看到吗?(从而教词:透明)

(4)、组织幼儿将色纸放到装有牛奶与清水的杯后面进行比较。

2、 幼儿进行戏水材料的活动,知道水会流动。

(1) 出示瓶子和风车漏斗。教师用瓶子舀水,倒入漏斗。看看水是怎样从漏斗口流出而使风车转动,感知水会流动。

(2) 出示胶管、塑料袋。让幼儿自由操作并知道水会流动。

3、 通过嗅觉和味觉感知水是无味的。

师:“小朋友玩得有点累了,下面请你们喝点水歇一歇,喝的时候请闻一闻有没有气味,用舌头尝尝水有没有什么味道。”

4、 教师小结:

水是没有颜色、没有气味、没有味道,透明,会流动的,幼儿教案《常识教案-玩水游戏》。

5、 讨论水的用处(在日常生活中所看的)。

(1) 你看到爸爸妈妈用水可以做什么?(自由讨论)教育幼儿多喝开水。水可以淘米、洗菜、洗手等。

(2) 人如果没有水怎样?鱼呢?以及花草树木又如何?

(3) 师:水的用处这么大,我们应怎样节约用水?

节约用水的方法:

①平时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很大。

②看见水龙头处没有人时要及时关起来。

6、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。

大人不在时,幼儿不要独自到水深、水多的地方玩水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3

一、选材

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,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和经常接触的物质,幼儿很喜欢玩水,在玩水中幼儿不仅能充分享受玩水的乐趣,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,幼儿对水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也不断深入,对于小班幼儿来说,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“水”方面的知识,也是必须的,也体现让孩子在“玩中学”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。所以我选择了玩水作为本次科学教育的教材。

二、设计思路

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,只要有时间、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、嘻闹,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,无法尽兴地去玩水。因此,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,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。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,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,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,因此设计了“我们一起来玩水”这一活动。

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,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,因此,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,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,很难自觉发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。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,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,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。

三、目标

结合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,根据小班

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,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

1、在游戏中感知水的'主要特性和用处,知道节约用水,体验玩水的快乐。

2、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3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,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。

4、能在情景中,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,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。

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一些基本特性,这方面是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;难点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,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。

四、材料与环境创设

材料:各种会沉浮的玩具,杯子,瓶子,勺,叉,各色颜料等物品。

环境创设: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“水”的话题,丰富对水的认识。

五、活动流程

谈话——操作感知——讲述讨论

六、活动过程

第一环节:谈话“水真有用”。

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水的用处及怎样节约用水,让幼儿知道:水真有用,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、植物就无法生存,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。

第二环节:操作感知“水真好玩”。

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,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。在这一环节中,我让幼儿自由操作有两个目的:一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,二是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,三是让幼儿感知是的浮沉。所以在自由操作,自由

探索的活动中,让幼儿减少探索的直觉行动性,增强探索的预见性,有助于让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。

第三环节:讲述讨论(7分钟)

这一环节是组织幼儿进行有秩序的集体活动,是在第一环节自由玩水的基础上,让幼儿说说你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东西,是怎样玩的,你发现了什么?

幼儿讲述后,教师作简单的小结。

第四环节:游戏:“吹泡泡”。

这个环节属于延伸活动,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,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。

活动反思:

《玩水》,这节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,知道水是无色、无味的,还会流动的并培养幼儿玩水的兴趣。小朋友对水特别的感兴趣,积极性都很高。都盼望着上这节科学活动。在活动开展时,我准备了四个装有水的水桶,让每位幼儿进行仔细观察。孩子们都积极地用手用小鼻子用眼睛去感知水的特性,知道了水是无色,无味的,会流动的。小朋友最感兴趣的就是沉浮现象,每个人都用我所提供的材料放进水中,并发现了有些玩具是沉在水底,有些玩具是浮在水面上的。他们在说说,玩玩中轻松地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知识,对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而且他们通过本节活动知道了水对人们的重要性,不可以随便浪费水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4

活动目标:

1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、爱清洁的良好习惯。

2、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。

3、让幼儿知道只要讲卫生、爱清洁,就能预防和减少疾病,身体才会健康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将幼儿洗过手的.水和干净的水分别盛在两个瓶子里,让幼儿观察两瓶水的不同。

2、收集讲卫生的宣传画张贴在活动教室里。

3、有关讲卫生的图片。

活动过程

1、听故事《大家爱清洁》。请幼儿讲述小白兔为什么找不到朋友?小鸭子、小花猫、小花狗都在家做什么?

2、送垃圾会“家”。教师带领幼儿检查幼儿园各个地方卫生,如果有垃圾,拣起来放入手提垃圾袋中,最后丢进垃圾桶内。带幼儿洗手后说一说自己劳动后的感受。

3、小组讨论。幼儿自由结伴,说一说在马路、公园、商店、汽车站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,有了废纸、瓜果皮、饮料筒等垃圾,应该怎么办?明白只有人人讲卫生,保持环境清洁,才能使人们心情舒畅,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
4、请幼儿观察图片,说出自己的想法,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语言的完整,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。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5

活动目标:

1、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,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,体验玩水的乐趣。

2、了解水的作用,知道人离不开水,教育幼儿节约用水。

3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,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,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。

重难点:

感受水的.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,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,体验玩水的乐趣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小盆若干只,能盛水的各种小件容器。

2、小型玩具若干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教师边玩水边提问

1、教师将玩具、容器等放入装满水的盆中,边玩边自语:“怎么玩具倒入水中后有的沉下去,有的浮在水面上?……”

2、教师用两个容器相互盛水并倾倒,让幼儿看水从容器里流到盆里。

二、小朋友分散玩水

1、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容器、玩具,随意玩水。

2、师:请大家试一试,哪些玩具会沉下去?

3、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玩水,并对幼儿在玩水中的尝试精神和得出的尝试结论作评价。

三、小朋友感受到水的流动

1、教师请小朋友把盆里的玩具试着拿出来。

师:谁能试一试帮着老师把水取出来?你用什么方法取水?(提醒幼儿一定要装满,不能洒)

2、给幼儿有漏洞的容器,让幼儿进一步取水。

3、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水流动?水流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?

四、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和颜色

1、听听水流进塑料袋的声音。

2、看看水是什么颜色。

3、在塑料袋上戳个小洞,请幼儿用饮水的杯子接水,听听水流进杯子的声音,闻闻、尝尝水的味道。

教师总结:水无色无味,流动时会根据水流的急、缓与流入不同的容器,发出不同的声响。

五、鼓励幼儿用滴管、水枪、针筒、塑料袋、颜料等尝试各种玩水的方法

教师巡回指导,并提问:哪些地方可以玩水?水有什么用途?

幼儿园玩水教案 篇16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挤压等方式用喷水壶水,作画。

2、大胆、独立创作喷画。

重点难点:

1、通过挤压等方式用喷水壶水,作画。

2、大胆、独立创作喷画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幼儿用书:《玩玩水的游戏》。

2、幼儿自备有喷嘴的水壶或家长用饮料自制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,看书上的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。

1、他们用什么喷水的.?

2、每个水壶的喷嘴不同,喷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。你带来的水壶喷嘴是什么样的?你猜猜它喷出来的水会是什么样的》

3、要想让水喷出来,我们的小手要做什么?

4、什么样的水壶比较容易挤出水来?什么样的水壶很费力?

5、你带来的水壶容易挤出来吗?

6、喷出来的水还可以做什么?你想用喷水壶画一幅什么画呢

二、请幼儿带上喷水壶、合作创作水画、进行“水枪”大赛等等。

三、活动结束后,带幼儿去晒晒太阳,把衣服晒干,有条件的园所帮幼儿换一套衣服。

想了解更多【幼儿园玩水教案】网的资讯,请访问:幼儿园玩水教案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xc976.com/x/32090.html